首页研究 › J Nanobiotechnology|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芳/李道通:大麦叶通过植物乳杆菌胞外囊泡减轻致病菌感染引起的结肠炎

J Nanobiotechnology|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芳/李道通:大麦叶通过植物乳杆菌胞外囊泡减轻致病菌感染引起的结肠炎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以肠道菌群失调为特征的慢性、易复发性肠道疾病,其发病率和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逐年升高。大麦叶(BL)是一种天然的食药两用植物,富含多种生物活性成分。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大麦叶有效干预DSS引起的结肠炎,然而,BL对致病菌感染引起肠炎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    近日,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国家果蔬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陈芳/李道通团队J Nanobiotechnology(IF=12.6)上发表了题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dietary barley leaf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 Citrobacter rodentium infection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的文章,发现BL通过植物乳酸杆菌及其分泌的胞外囊泡(L-EVs)减轻鼠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rodentium(CR)诱导的结肠炎。论文第一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2023届博士生丰宇,通讯作者为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李道通副教授。

图片1

作者发现膳食补充BL有效缓解CR感染引起的结肠缩短、肠隐窝异常增生、脾脏肿大等病理症状。BL的有益作用与肠道屏障功能的改善和促炎Th1免疫应答的抑制密切有关。RNA测序分析结果表明,大麦叶富集Th1/Th2和Th17信号通路。CD4+ T细胞清除实验及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BL通过调节Th1免疫应答改善CR引起的结肠炎。

图片2

作者进一步利用16S rRNA测序技术揭示,BL通过促进乳杆菌属的丰度抑制了CR感染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调,其中 L. plantarum 是被BL特异性富集的菌种。进一步定植L. plantarum减轻了CR感染引起的结肠炎症状,而热灭活的L. plantarum没有显示出相似的干预作用。

图片3

肠道细菌胞外囊泡是一种具有脂质双分子层的纳米颗粒,在与宿主之间的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作者利用超高速离心法分离获得L. plantarum胞外囊泡(L-EVs)。蛋白测序结果表明,L-EVs含380种蛋白,其中26.61%的蛋白与质膜相关。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表明,这些蛋白主要与能量代谢、抗菌和感染性疾病相关。活体成像及体内安全性评估结果表明,L-EV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图片4

为了研究L. plantarum的有益作用是否与其分泌的EVs有关,作者对小鼠口服处理L-EVs,结果表明,L-EVs在缓解CR感染相关病理和抑制Th1免疫应答失调方面发挥关键的调控作用。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大麦叶通过“L. plantarum →L-EVs →Th1免疫应答”缓解细菌性结肠炎的作用路径,为进一步应用BL和益生菌衍生的EVs干预IBD提供新的见解。

 图片5

参考文献:

Lactobacillus plantarum-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dietary barley leaf supplementation attenuate Citrobacter rodentium infection and intestinal inflammation. J Nanobiotechnology. 2025 Jun 7;23(1):426. doi: 10.1186/s12951-025-03504-w. PMID: 40481571; PMCID: PMC12144742.

 

外泌体资讯网 J Nanobiotechnology|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陈芳/李道通:大麦叶通过植物乳杆菌胞外囊泡减轻致病菌感染引起的结肠炎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