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作为肿瘤微环境中癌细胞和组织间的信号桥梁,通过传递DNA、RNA和蛋白质等生物标志物,在淋巴瘤诊断中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其中,CD20作为B细胞关键抗原,其检测对非侵入式诊断和治疗监测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 EVs 检测方法因成本高、操作复杂和灵敏度有限而受限。
近日,东南大学张宇教授团队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上发表题为 “Lewis Acid-Boosted Nanozyme for In Situ Metallization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 的研究论文, 开发了一种基于高Lewis酸水解纳米酶介导原位金属化的电化学传感器, 用于检测EVs上的CD20。 第一作者王萧,通讯作者包括东南大学马明副研究员,葛峥教授和张宇教授
该传感器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的Ce/UiO-67作为信号标签,Ce⁴⁺掺杂通过模拟Zn²⁺-O-Zn²⁺活性位点, 显著增强其磷酸酶样活性,催化L-抗坏血酸-2-磷酸三钠盐(SAP)水解为抗坏血酸(AA)。生成的AA将Ag⁺ 还原为Ag⁰, 并在电极表面实现原位沉积, Ag⁰ 的氧化电流通过差分脉冲伏安法(DPV)定量, 从而实现EVs上CD20的特异性检测。该传感器检测范围为5.12×10²至1.6×10⁷个/μL,检测限(LOD)为280个/μL, 展现出优异的灵敏度和操作简便性。在临床血浆样本中,该传感器可以成功区分淋巴瘤患者与健康个体,凸显其在诊断和治疗评估中的广阔潜力。
参考文献:
Lewis acid-boosted nanozyme for in situ metallization electrochemical sensing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25 June 12. DOI: 10.1021/acsami.5c05405.
外泌体资讯网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高Lewis酸纳米酶介导原位金属化用于细胞外囊泡电化学传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