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2023-47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2023-47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6篇分享给大家(包括数据库发布介绍1篇,无中文摘要)。第1篇文章介绍了一种能够将细胞线粒体释放到细胞外的新型囊泡结构并证明其与精子发育和生殖有关;第2篇文章介绍了细胞外囊泡调控LPS与胞内识别受体结合的作用,揭示了LPS与胞内受体结合的潜在机制;第3篇文章介绍了母体微生物通过细胞外囊泡与胎儿进行信息通讯的潜在机制;第6篇文章介绍了DNA进入细胞外囊泡的一种机制;第15篇文章介绍了葛根来源的外泌体样囊泡对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

1.Mitopherogenesis, a form of mitochondria-specific ectocytosis, regulates sperm mitochondrial quantity and fertility.

线粒体输出是线粒体特异性胞吐作用的一种形式,调节精子线粒体数量和生育力。

[Nat Cell Biol] PMID: 37945830

摘要:线粒体向细胞外空间的输出正在成为涉及多种生理活动的基本细胞过程。尽管一些研究揭示了丢弃受损线粒体的过程,但线粒体如何输出以及线粒体释放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仍不清楚。在这里,我们描述了线粒体输出,这是一个以前未知的过程,通过称为“线粒体泡”的独特细胞外囊泡特异性分泌线粒体。我们观察到,在雄性秀丽隐杆线虫的精子发育过程中,健康的线粒体通过线粒体输出从精子细胞中输出,并且每个生成的线粒体泡仅含有一个线粒体。在线粒体输出过程中,质膜首先形成嵌入线粒体的向外芽,然后迅速出芽,从而导致线粒体泡的产生。从机制上讲,睾丸中的细胞外蛋白酶信号传导触发精子细胞线粒体输出,这部分由酪氨酸激酶 SPE-8 介导。此外,线粒体输出需要正常的微丝动力学,而肌球蛋白 VI 会拮抗线粒体输出。引人注目的是,我们的三维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线粒体数量在精子发育过程中需要精确调节,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线粒体输出介导的。抑制线粒体输出会导致精子中线粒体积聚,这可能影响精子活力和生育。我们的研究结果将线粒体输出视为线粒体特异性胞吐作用的一个先前未描述的过程,这可能代表了线粒体数量控制机制的一个基本分支,以在发育过程中调节细胞功能。

2.Host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fer cytosolic access to systemic LPS licensing non-canonical inflammasome sensing and pyroptosis.

宿主细胞外囊泡赋予LPS进入细胞溶质能力,从而实现非典型炎症小体传感和细胞焦亡。

[Nat Cell Biol] PMID: 37973841

摘要:体内平衡和感染过程中对全身微生物成分的细胞内监测控制着宿主的生理和免疫。然而,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是循环微生物配体如何进入细胞内受体。在这里,我们展示了宿主来源的细胞外囊泡(EV)在此过程中的作用;人和鼠血浆来源和细胞培养来源的 EV 具有结合细菌脂多糖 (LPS) 的内在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循环宿主 EV 在体内捕获血源性 LPS,并且负载 LPS 的 EV 赋予 LPS 细胞溶质通道,触发gasdermin D 的非典型炎症小体激活和细胞焦亡。从机制上讲,EV 的脂质双层和 LPS 的脂质 A 之间的相互作用是 EV 捕获 LPS 的基础,并且 EV的 LPS 细胞内转移是由 CD14 介导的。总体而言,这项研究表明,EV 捕获并护送系统性 LPS 进入胞质溶胶并应发炎症小体反应,揭示了 EV 是系统微生物配体和细胞内监测之间以前未被认识到的联系。

3.Maternal microbiota communicates with the fetus through microbiota-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母体微生物群通过微生物群衍生的细胞外囊泡与胎儿进行交流。

[Microbiome] PMID: 37953319

摘要:有关胎儿环境中细菌存在的报道仍然有限且存在争议。最近,人类肠道微生物群分泌的细胞外囊泡已成为宿主与微生物群相互作用的新机制。我们的目的是研究健康怀孕期间胎儿环境中细菌细胞外囊泡的存在,并确定源自肠道微生物群的细胞外囊泡是否可以穿过生物屏障到达胎儿。在健康孕妇的羊水中可检测到细菌细胞外囊泡,与母体肠道微生物群中发现的细胞外囊泡相似。在怀孕的小鼠中,发现源自人类母体肠道微生物群的细胞外囊泡到达羊膜腔内。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母体微生物群衍生的细胞外囊泡是母体微生物群与胎儿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可能在启动产前免疫系统以促进出生后肠道定植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4.Bacteri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 emerging avenue to tackle diseases.

细菌细胞外囊泡:解决疾病的新兴途径。

[Trends Microbiol] PMID: 37330381

摘要:越来越多的研究,尤其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细菌细胞外囊泡(bEV)是肺纤维化、败血症、全身性骨质流失和阿尔茨海默病等各种疾病发病机制背后的关键机制之一。鉴于这些新见解,bEV 被提议作为一种新兴载体,可用作诊断工具或在用作治疗目标时解决疾病。为了进一步加深对 bEV 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理解,我们深入讨论了 bEV 在疾病发病机制中的贡献及其潜在机制。此外,我们推测它们作为新型诊断生物标志物的潜力,以及如何利用 bEV 相关机制作为治疗靶点。

5.MicroRNA expression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s a novel blood-based biomarker for Alzheimer's disease.

细胞外囊泡中的 MicroRNA 表达作为阿尔茨海默病的新型血液生物标志物。

[Alzheimers Dement] PMID: 37071449

摘要:血液中脑细胞衍生的小细胞外囊泡 (sEV) 提供与阿尔茨海默病 (AD) 发病和进展相关的独特细胞和分子信息。我们同时从血浆中富集了六种特定的 sEV 亚型,并分析了患有/不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的一组选定的 microRNA (miRNA)。从正常认知(CN;n = 11)、轻度认知障碍(MCI;n = 11)、MCI 转化为 AD 痴呆(MCI-AD;n = 6)和 AD 参与者的血浆中分离出总 sEV痴呆症(n = 11)。对各种脑细胞衍生的 sEV(来自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周细胞和内皮细胞)进行富集并分析特定 miRNA。与 CN 组相比,sEV 亚型中的 miRNA 在 MCI、MCI-AD 和 AD 痴呆症中差异表达,可清楚地区分痴呆状态,曲线下面积 (AUC) > 0.90,并与磁共振上颞叶皮质区域厚度相关成像(MRI)。特定sEV 中的 miRNA 分析可以作为 AD 的新型血液分子生物标志物。

6.Transcription factor FOXM1 specifies chromatin DNA to extracellular vesicles.

转录因子 FOXM1 将染色质 DNA 指定到细胞外囊泡。

[Autophagy] PMID: 37974331

摘要:细胞外囊泡 DNA (evDNA) 对多种疾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并促进遗传物质的跨细胞转移。我们的研究确定转录因子 FOXM1 作为将染色质基因或 DNA 片段(称为 FOXM1-chDNA)引导至细胞外囊泡 (EV) 的介质。FOXM1 与细胞核中的 MAP1LC3/LC3 结合,FOXM1-chDNA,例如 DUX4 基因和端粒 DNA,通过 FOXM1 结合指定并易位到细胞质,然后在溶酶体抑制期间通过分泌性自噬释放到 EV 中 (SALI )涉及LC3的过程。破坏 FOXM1 表达或 SALI 过程会损害 FOXM1-chDNA 融入 EV 中。FOXM1-chDNA 可以通过 EV 传输到受体细胞,并在携带功能基因时在受体细胞中表达。这一发现提供了一个例子,说明转录因子 FOXM1 如何将染色质 DNA 片段引导进入 EV,揭示了其对从核染色质形成 evDNA 的贡献。它为进一步探索 evDNA 在生物过程(例如水平基因转移)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

7.Remodeling of intestinal epithelium deriv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y nanoparticles and its bioeffect on tumor cell migration.

纳米颗粒对肠上皮来源的细胞外囊泡的重塑及其对肿瘤细胞迁移的生物效应。

[J Control Release] PMID: 37972765

摘要:细胞外囊泡(EV)是阐明纳米药物生物效应的有效工具。为了阐明口服纳米药物与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下游细胞的生物效应,使用不同尺寸的聚苯乙烯纳米颗粒(PS-NP)作为EV诱导的模型纳米药物。选择Caco-2单层细胞作为肠上皮模型,选择DLD-1细胞作为近胃肠道结直肠癌模型。研究发现,与小尺寸(25、50、100 nm)PS-NP相比,大尺寸(200和500 nm)PS-NP与多泡体和溶酶体表现出更高的共定位性,并且更显着地减少溶酶体酸化。蛋白质组学和蛋白质印迹分析表明,由大尺寸 PS-NP 重塑的 EV 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蛋白质表达变化。DLD-1细胞和DLD-1细胞异种移植裸鼠的体外和体内信号通路检测表明,大尺寸PS-NPs重塑的EV抑制了Notch3、EGF/EGFR和PI3K等多个信号通路的激活/Akt 途径,从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这些结果初步阐明了纳米药物-EVs-受体细胞链的调控机制。它为口服药物纳米材料的合理设计和生物效应评价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为未来新型肿瘤治疗奠定了基础知识。

8.Blood flow diverts extracellular vesicles from endothelial degradative compartments to promote angiogenesis.

血流将细胞外囊泡从内皮降解区室转移以促进血管生成。

[EMBO Rep] PMID: 37971863

摘要:肿瘤(tEV)释放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循环网络传播,并促进远处器官的微环境变化,有利于转移播种。尽管它们在血液中含量丰富,但血流动力学如何影响循环 tEV 的功能仍然悬而未决。我们证明了 tEV 的有效摄取发生在受到血流动力学影响的静脉内皮细胞中。在静脉中观察到的低流量状态部分地将内化的 tEV 转向非酸性和非降解的 Rab14 阳性内体,以牺牲溶酶体为代价,这表明内皮机械传感使 tEV 免于降解。随后,tEV 促进低流量刺激的内皮细胞中促血管生成转录因子的表达,并有利于斑马鱼的血管萌芽。总而言之,我们证明低流量状态通过促进其摄取和改变其运输路线来增强循环 tEV 的促肿瘤功能。我们提出,tEV 通过在血流动力学允许的特定血管区域利用内皮机械传感来促进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

9.An off-the-shel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 nanomedicine for tumor targeting therapy.

一种现成的小细胞外囊泡纳米药物,用于肿瘤靶向治疗。

[J Control Release] PMID: 37967724

摘要:小细胞外囊泡(sEV)作为癌症治疗的药物递送系统显示出了良好的前景。然而,固有的非靶向性和短血液循环特性严重限制了它们作为输送系统的实际应用。此外,将药物封装到 sEV 中也仍然具有挑战性。在这里,我们构建了一种工程细胞系,该细胞系可分泌多功能sEV(称为 NBsEV204),其表面具有 7D12(一种抗 EGFR 纳米抗体)和 hCD47 装饰,以及高水平的 miR-204-5p 封装。NBsEV204 通过阻断 CD47 信号传导来延长血液循环并改善巨噬细胞介导的肿瘤细胞吞噬作用。重要的是,NBsEV204特异性靶向 EGFR+ 肿瘤细胞,并在体外和体内表现出强大的肿瘤抑制作用。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生产现成的抗癌 sEV 纳米药物提供了一种方便可行的方法,具有巨大的临床转化潜力。

10.Tissue-derived exosome proteomics identifies promising diagnostic biomarke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组织来源的外泌体蛋白质组学鉴定出有前景的食管癌诊断生物标志物。

[Elife] PMID: 37966470

摘要:食管癌(EC)是一种致命的消化系统疾病,预后不良,常发生淋巴转移。然而,目前还没有用于 EC 诊断的可靠生物标志物。因此,我们使用无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分析对来自八对 EC 患者的癌症和癌旁组织来源的外泌体进行了比较蛋白质组学分析,并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了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此外,使用纳米流式细胞术 (NanoFCM) 验证了 122 名EC 患者血浆来源的外泌体中的候选蛋白。在癌症和癌旁组织来源的外泌体中发现的 803 种差异表达蛋白中,686 种上调,117 种下调。细胞间粘附分子-1 (CD54) 被确定为上调候选者,有待进一步研究,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实时定量PCR (RT-qPCR) 和蛋白质印迹分析验证了其在 EC 患者癌组织中的高表达。此外,来自 122 名 EC 患者的血浆来源的外泌体 NanoFCM 数据与我们的蛋白质组分析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ROC)分析表明,CD54诊断EC的AUC、敏感性和特异性值分别为0.702、66.13%和71.31%。小干扰 (si)RNA 用于沉默 EC 细胞中的 CD54 基因。进行了一系列测定,包括细胞计数、粘附、划痕愈合和基质胶侵袭,分别研究EC 活力、粘附、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表明CD54促进EC增殖、迁移和侵袭。总的来说,组织源性外泌体蛋白质组学有力地证明了 CD54 是 EC 诊断的一种有前景的生物标志物,也是 EC 发展的关键分子。

11.Neuronal activity promotes glioma progression by inducing proneural-to-mesenchymal transition in glioma stem cells.

神经元活动通过诱导神经胶质瘤干细胞的原神经向间质转化来促进神经胶质瘤进展。

[Cancer Res] PMID: 37963207

摘要:神经元活动可以通过介导有丝分裂原的产生和神经元-神经胶质瘤突触通讯来驱动高级神经胶质瘤的进展。神经胶质瘤干细胞 (GSC) 在神经胶质瘤的进展、治疗抵抗和复发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这表明神经元活动和 GSC 生物学之间存在潜在的串扰。在这里,我们利用化学遗传学在体外和体内操纵神经元活动,以研究它如何影响 GSC。神经元活性通过外泌体诱导的 GSC 的原神经间质转化 (PMT) 支持胶质母细胞瘤进展和放射抗性。从分子角度来看,神经元激活导致神经元源性外泌体中的 miR-184-3p 升高,这些外泌体被 GSC 吸收,并通过抑制 RBM15 表达来降低 mRNA N6-甲基腺苷 (m6A) 水平。RBM15 缺陷减少了 DLG3 mRNA 的 m6A 修饰,随后通过激活 STAT3 途径诱导 GSC PMT。即使神经元被激活,皮质神经元中 miR-184-3p 的缺失也会降低 GSC 异种移植物的生长。左乙拉西坦是一种抗癫痫药物,可减少富含 miR-184-3p 的外泌体的神经元产生,抑制 GSC PMT,并增加肿瘤的放射敏感性,从而延长异种移植小鼠模型的生存期。总之,这些发现表明,源自活跃神经元的外泌体通过诱导 GSC 的 PMT 促进胶质母细胞瘤进展和放射抗性。

12.Prostate cancer cell-derived exosomal IL-8 fosters immune evasion by disturbing glucolipid metabolism of CD8(+) T cell.

前列腺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 IL-8 通过干扰 CD8(+) T 细胞的糖脂代谢来促进免疫逃避。

[Cell Rep] PMID: 37963015

摘要:CD8+T细胞的耗竭是免疫治疗的主要障碍;然而,相关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在这里,我们发现前列腺癌(PCa)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转运白细胞介素-8(IL-8)阻碍CD8+T细胞功能。与免疫细胞中检测到的低IL-8水平相比,PCa细胞分泌丰富的IL-8并进一步在外泌体中积累。将 PCa 细胞衍生的外泌体递送至 CD8+ T 细胞中,会导致细胞过度饥饿。从机制上讲,外泌体IL-8过度激活受体细胞中的PPARα,从而通过下调GLUT1和HK2来减少葡萄糖利用率,但通过上调CPT1A和ACOX1来增加脂肪酸分解代谢。PPARα 进一步激活解偶联蛋白 1 (UCP1),导致脂肪酸分解代谢以促进产热而不是 ATP 合成。因此,PPARα和UCP1的抑制通过抵消外泌体IL-8的作用来恢复CD8+T细胞增殖。这项研究表明,肿瘤外泌体激活的 IL-8-PPARα-UCP1 轴通过干扰能量代谢来损害肿瘤浸润的 CD8+ T 细胞。

13.Enhanced pericyte-endothelial interactions through NO-boosted extracellular vesicles drive revascularization in a mouse model of ischemic injury.

NO 增强的细胞外囊泡通过加强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驱动缺血性损伤小鼠模型的血运重建。

[Nat Commun] PMID: 37957174

摘要:尽管内科和外科治疗方法有所改进,但仍有相当一部分患有严重肢体缺血 (CLI) 的患者被认为“没有选择”进行血运重建。在这项工作中,通过用 NO 纳米笼装饰干细胞衍生的纳米级细胞外囊泡,构建了一氧化氮 (NO) 增强和激活的纳米囊泡再生试剂盒 (n-BANK)。我们的结果表明,n-BANK 可以在内皮细胞中储存 NO,以便随后在周细胞募集时释放 NO,以进行 CLI 血运重建。值得注意的是,n-BANK 使内皮细胞能够触发 eNOS 激活并形成管状结构。随后,eNOS 衍生的 NO 强有力地招募周细胞来产生新生的内皮细胞管,从而形成成熟的血管。因此,n-BANK 可以在 CLI 后使雌性小鼠实现完全血运重建,从而实现肢体保留并恢复运动功能。鉴于 n-BANK 激发周细胞-内皮相互作用以创建功能性血管网络,它在血运重建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潜力,可减少与 CLI 相关的截肢,这可能会影响再生医学。

14.Outer Membrane Vesicle-Based Nanohybrids Target Tumor-Associated Macrophages to Enhance Trained Immunity-Related Vaccine-Generated Antitumor Activity.

基于外膜囊泡的纳米杂交体靶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以增强经过训练的免疫相关疫苗产生的抗肿瘤活性。

[Adv Mater] PMID: 37643537

摘要:训练有素的免疫是指先天免疫系统建立类似记忆的功能来应对随后的感染和疫苗接种。与经典肿瘤疫苗相比,经过训练的免疫相关疫苗(TIrV)不依赖于肿瘤特异性抗原。细菌外膜囊泡 (OMV) 含有丰富的 PAMP,有潜力充当 TIrV 诱导剂,但在内毒素耐受、全身递送、长期训练和经过训练的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 介导的抗肿瘤方面面临挑战吞噬作用。在这里,开发了一种基于 OMV 的 TirV,即 OMV 纳米杂交体(OMV-SIRPα@CaP/GM-CSF),用于发挥疫苗增强的抗肿瘤活性。在骨髓中,GM-CSF 辅助的 OMV 训练骨髓祖细胞和单核细胞,这些细胞由 TAM 遗传。在肿瘤组织中,SIRPα-Fc辅助的 OMV 触发 TAM 介导的吞噬作用。此外,发现 MC38 肿瘤模型(TAM 热和 T 细胞冷)中 TIrV 介导的抗肿瘤机制是训练免疫和激活 T 细胞反应,而在 B16-F10 肿瘤模型(T 细胞热和TAM 冷)中,TIrV 介导的抗肿瘤机制是训练免疫和激活 T细胞反应。这项研究不仅开发和鉴定了基于OMV的TIrV,而且还研究了经过训练的免疫特征和治疗机制,为进一步的疫苗接种策略提供了基础。

15.Pueraria lobata-derived exosome-like nanovesicles alleviate osteoporosis by enhacning autophagy.

葛根衍生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通过增强自噬减轻骨质疏松症。

[J Control Release] PMID: 37967723

摘要:骨质疏松症(OP)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骨骼疾病,尤其是绝经后女性。然而,许多OP药物由于不良反应较大,不适合长期使用。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疗药物。据报道葛根可促进骨再生中成骨细胞的生长,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探索。目前的研究发现,葛根衍生的外泌体样纳米囊泡(PELN)在体外和卵巢切除(OVX)诱导的骨质疏松大鼠中促进原代人骨间充质干细胞(hBMSC)分化和矿化。有趣的是,通过调节肠道微生物群的代谢产物三甲胺-N-氧化物(TMAO),给予 PELN 的骨质疏松SD 大鼠模型肠道中有害菌株的相对丰度显着降低。此外,RNA 测序表明 PELN 的成骨活性与自噬信号有关。体外和体内实验还表明,PELN 处理可通过降解 TMAO 提高自噬,从而促进 hBMSC 的分化和功能。总的来说,PELN 展现了作为 OP 治疗方法的前景,TMAO 正在成为 OP 治疗的潜在靶点。

16.EVLncRNAs 3.0: an updated comprehensive database for manually curated functional long non-coding RNAs validated by low-throughput experiments.

EVLncRNAs 3.0:一个更新的综合数据库,用于手动管理的功能性长非编码RNA,并通过低通量实验进行验证。

[Nucleic Acids Res] PMID: 37953349

今天的整理就到这里。希望大家可以有所收获。大家下周见!

外泌体资讯网 【2023-47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