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Brain Behav Immu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廖艳辉:血浆外泌体SAA1蛋白参与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的调控 

Brain Behav Immu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廖艳辉:血浆外泌体SAA1蛋白参与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的调控 

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 MA,俗称"冰毒")是一种强效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剂,长期滥用会导致严重的成瘾性。成瘾者在戒断期常出现严重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障碍,这些症状在急性戒断期(Acute Withdrawal, AW)尤为突出,是导致复吸的关键因素,但其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细胞外囊泡(EVs)作为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可携带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分子,参与多种病理生理过程的调控。研究表明,EVs可能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但其在MA戒断相关情绪障碍中的作用机制尚不明确。深入解析EVs在MA戒断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效应分子,对阐明戒断症状的发生机制、开发新型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廖艳辉团队Brain Behavior And Immunity杂志上发表题为"Identification of SAA1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ribute to Methamphetamine Withdrawal"的论文,主要揭示了甲基苯丙胺急性戒断期患者血浆外泌体(MA-AW EVs)通过携带SAA1蛋白调控小胶质细胞活化,进而诱发神经元和突触形态改变,最终导致焦虑和抑郁样行为的分子机制。方烨红和高延盼博士为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为廖艳辉研究员。

图片5

研究首先发现,移植甲基苯丙胺戒断期患者血浆来源的外泌体可显著诱发受体小鼠出现焦虑和抑郁样行为表型,这一发现在外泌体与戒断症状之间建立了直接因果联系。

图片6

进一步,通过电子显微镜和免疫荧光技术观察发现,接受MA-AW EVs处理的小鼠神经元出现明显的形态学改变:树突棘密度显著降低,突触结构发生异常。这些结构变化提示外泌体移植导致了突触可塑性的损伤。

 

图片7

接着,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小胶质细胞特异性抑制剂和体外细胞共培养实验证实,MA-AW EVs诱导的行为异常和神经损伤效应依赖于小胶质细胞的激活。这一发现揭示了小胶质细胞在这一病理过程中的关键中介作用。

图片8

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团队鉴定出MA-AW EVs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和A-2(SAA2)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且其表达量与戒断持续时间呈正相关。进一步实验证实,直接注射SAA1可以重现EVs移植的神经行为效应,而阻断SAA1则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

图片9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MA戒断期患者血浆外泌体通过携带SAA1蛋白,在外周与中枢神经系统之间建立关键联系。实验表明,这些外泌体不仅能够改变神经元和突触可塑性,还能促进小胶质细胞增殖并向促炎表型转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SAA1在急性戒断期显著上调,其表达水平随戒断时间延长而降低,并通过调控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戒断症状的产生。

这一发现不仅阐明了MA戒断症状的分子机制,更揭示了SAA1作为药物成瘾治疗新靶点的潜力,为开发针对成瘾戒断症状的精准干预策略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Identification of SAA1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contribute to methamphetamine withdrawal. Brain Behav Immun. 2025 Jun 19:S0889-1591(25)00246-6. doi: 10.1016/j.bbi.2025.06.029.

外泌体资讯网 Brain Behav Immun|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廖艳辉:血浆外泌体SAA1蛋白参与甲基苯丙胺戒断症状的调控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