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Int J Biol Sci: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敏/余鸿浩等人:外泌体在皮肤病中的新出现的机制与潜在临床应用

Int J Biol Sci: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敏/余鸿浩等人:外泌体在皮肤病中的新出现的机制与潜在临床应用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作为抵抗病原体和物理创伤的保护屏障,在维持体内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皮肤稳态依赖于各种皮肤细胞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包括角质形成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黑色素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皮肤细胞间的通讯和稳态失衡可能会导致皮肤病,如牛皮癣、皮炎和白癜风等,他们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这些皮肤病的治疗方案往往侧重于症状管理,但有限的疗效和药物的副作用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了解皮肤病的潜在机制并开发靶向治疗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吴毅平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ological Sciences(IF=9.2)发表了题为“Exosomes:The emerging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dermatology”(2024 Feb 25; doi: 10.7150/ijbs.92897.)的综述。文章重点总结了外泌体在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及皮肤再生中的机制与临床应用,并讨论了目前的局限性。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余鸿浩、丰鹤婷、曾红为该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同济医院整形美容外科吴敏、侯凯、余晶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111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的脂质双层囊泡,直径从30到100 nm。外泌体含有多种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外泌体能够介导皮肤细胞间的通讯并调节皮肤微环境。来自血液、皮肤细胞、免疫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外泌体是参与调节皮肤微环境的主要外泌体类型,他们被证明参与了皮肤疾病的发展并能够被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和治疗。皮肤细胞相互作用的失调和外泌体货物的改变参与了皮肤炎症和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复杂发病机制。此外,皮肤病患者的循环外泌体的货物可随血液流动转移到皮肤细胞中,促进皮肤病的发展,并且循环外泌体具有特异性的核酸蛋白表达谱,可用于皮肤病的诊断。因此,外泌体是皮肤病有前景的诊断和治疗靶点。外源性外泌体,特别是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在皮肤病治疗和皮肤再生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它们独特的转移生物活性分子和调节细胞反应的能力有助于恢复皮肤疾病的细胞功能和免疫微环境。与其他治疗相比,外泌体作为一种无细胞治疗具有更少的副作用和更少的免疫排斥反应。
222
图一:皮肤组织的结构和外泌体的组成
外泌体在炎症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和皮肤再生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各不相同。在炎症性皮肤病中,外泌体主要参与角质形成细胞和免疫细胞之间的通讯,从而促进炎症性皮肤病的进展。外泌体相关治疗在炎症性皮肤病中主要通过抑制炎症和促进组织修复来减轻炎症和病变,外泌体中的生物活性分子可以抑制炎症介质的产生和炎症细胞的活化,同时促进组织再生,调节皮肤微环境。在自身免疫性皮肤病中,循环外泌体在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外泌体相关治疗主要通过调节免疫反应来减轻炎症和自身免疫反应。在皮肤再生中,外泌体可以介导皮肤的再生和修复。外泌体主要通过释放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和其他生物活性分子来促进细胞增殖、血管生成和组织再生。
333
图二:外泌体在皮肤再生中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主要对外泌体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白癜风、系统性红斑狼疮、系统性硬化症、糖尿病性创面、瘢痕和皮肤衰老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最后作者讨论了目前外泌体在皮肤病中临床应用的局限性,并指出充分研究皮肤病的异质性和外泌体所含成分的多样性是破译皮肤病发病机制的有效策略,同时也指出外泌体相关治疗仍主要处于临床前阶段,治疗效果有待多中心临床研究证实。
参考文献:
Exosomes: The emerging mechanisms and potential clinical applications in dermatology, Int J Biol Sci. 2024 Feb 25;20(5):1778-1795. doi: 10.7150/ijbs.92897. eCollection 2024.

外泌体资讯网 Int J Biol Sci: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吴敏/余鸿浩等人:外泌体在皮肤病中的新出现的机制与潜在临床应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