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Molecules/西南医科大学吴剑波团队:研发葛根来源外泌体提取新方法和抗炎作用

Molecules/西南医科大学吴剑波团队:研发葛根来源外泌体提取新方法和抗炎作用

研究表明食用植物性饮食与多种健康相关。虽然这些健康益处归因于维生素、植物化学物质、硫代葡萄糖苷和/或其他抗炎和抗增殖的生物活性化合物,然而确切机制和分子仍不清楚。事实上,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研究表明,植物的摄入会影响许多不同的生物途径,表明这种关联取决于几种生物活性物质的相互作用分子。研究显示来自食品的 miRNA 已在血液和人体组织中检测到,不仅来源于食物化合物可以产生生物学影响(通过影响宿主的miRNA产生作用),同时可食植物来源的 miRNA 也可调节宿主的基因表达。此外,食品加工不会降低食用植物 miRNA 的含量,这可能有助于丰富食品中的 miRNA。

近日,西南医科大学吴剑波教授团队从常见可食植物—葛根中提取外泌体(Pueraria lobata derived-exosomes)并进行鉴定,对其抗炎作用进行了探讨。该研究成果以“Edible pueraria lobata derived-exosomes promote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为题发表在了Molecules杂志上(doi:  https://doi.org/10.3390/molecules27238184)。该团队利用自己研发的梯度过滤法结合高速离心法提取葛根来源外泌体, 发现巨噬细胞摄取葛根来源外泌体,明显降低促炎基因(M1 样巨噬细胞)的 mRNA 水平,包括 IL-6、IL-1β、TNF-α、MCP-1 和 CD11c,同时上调 IL-10、YM1 和 CD206 的 mRNA 水平。该文通讯作者是西南医科大学的吴剑波教授,第一作者是硕士研究生吴佳奇。研究团队长期研究脂肪源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的调控与器官修复再生等作用,已在Stem Cell Res Ther、Cell Death Discov、Acta Physiol (Oxf)、Mol Cancer等国际期刊发表多项相关研究成果。

111

 

图1. 葛根来源外泌体的分离和表征。(A) 外泌体的透射电子显微镜 (TEM) 图像。 (B) 通过动态光散射测量的葛根来源外泌体的粒度分布。 (C) 巨噬细胞 外泌体摄取:荧光影像 显示PKH26标记的葛根来源外泌体与巨噬细胞共培养。(D) 通过体外巨噬细胞 qPCR 评估的 M1(IL-6、IL-1β、TNF-α、MCP-1 和 CD11c)和 M2(IL-10、YM1 和 CD206)基因表型。

222

 

图2. 葛根来源外泌体的准备示意图及其作用机理图

 

该团队对葛根来源外泌体进行系列研究,报道了其抗炎的保护作用。植物细胞来源外泌体样纳米囊泡可以充当介导细胞间通讯的信使,调节体内病理生理过程。制药业正在寻找新的药物输送具有固有特性的纳米囊泡,例如低免疫原性,对胃肠道的稳定性,克服生物的能力壁垒、规模化生产、成本效益等,由于可食植物外泌体的天然来源和组成,具有获得容易、无毒性,不被免疫系统识别、排斥的优点,可增强其利用率,葛根分离的纳米囊泡可能是未来药物的合适候选者。该团队研发的植物外泌体提取新方法,可获得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目前已成功申报《一种规模化可食植物源细胞外囊泡提取设备》的国家专利。

 

 

参考文献:

Edible Pueraria lobata-Derived Exosomes Promote M2 Macrophage Polarization. Molecules. 2022, 27, 8184.

 

 

外泌体资讯网 Molecules/西南医科大学吴剑波团队:研发葛根来源外泌体提取新方法和抗炎作用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