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研究 › Int J Nanomedicine | 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团队:细胞外囊泡——针对炎症性肠道疾病的下一代疗法

Int J Nanomedicine | 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团队:细胞外囊泡——针对炎症性肠道疾病的下一代疗法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病因尚不明晰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近20年来,我国炎症性肠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特别好发于青少年和青壮年人群中。炎症性肠病虽无致死风险,但比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破坏性更大,且炎症性肠病不能痊愈,频繁的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在诊治IBD方面需要花费大量的财力,也因此炎症性肠病冠名为“绿色的癌症”。目前中西医药物仅用于控制或减少炎症的症状,不能痊愈炎症性肠病。细胞外囊泡作为当今细胞治疗时代的“浪潮儿”,将开启根治炎症性肠病的新时代!

近日,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胃肠内科研究团队的研究人员在Int J Nanomedicine上发表题为:“Extracellular Vesicles: The Next Generation Theranostic Nanomedicine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的述评文章(Published5 September 2022 Volume 2022:17 Pages 3893—3911),全面阐述了细胞外囊泡在炎症性肠道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治疗的新模式。细胞外囊泡代表下一代的治疗载体,使临床新药研发焕发生机,相对于已有治疗IBD的生物制品,外泌体将获得更好的靶向效率和治疗效果。文章第一作者为李德锋等,通讯作者为王立生, 姚君。第一单位:深圳市人民医院。

111111

细胞外囊泡(EVs)作为天然纳米载体,包括外泌体、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和外膜囊泡(OMVs)等EVs具有独特的结构、组成及形态特征,并表现出优良生化特性,使其成为新一代的纳米治疗药物。有鉴于 EV 在 IBD 中的重要作用,该文章详细汇总了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植物外泌体样纳米颗粒和细菌外膜囊泡等在IBD病理生理学及治疗中的最新研究进展。

文章要点

1.间充质干细胞外囊泡(EVs)治疗IBD:间充质干细胞(MSCs)来源的细胞外囊泡具有抗炎和再生作用,是最常用的用于治疗IBD的外泌体来源。

444

​2.最新研究表明植物外泌体样纳米囊泡(PELNVs)作为植物细胞释放的纳米颗粒,富含生物活性脂质、蛋白质、RNA和其他药理活性分子,具有天然纳米载体独特的形态和组成特征。由于植物外泌体分离简便、产率较高且活性突出,引起业界广泛关注。到目前为止,来源于葡萄、葡萄柚、生姜和人参植物外泌体已报道用于治疗结肠炎。

555

3.炎症性肠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其根源在于肠道免疫系统被破坏。肠道中免疫细胞分泌的EVs参与细胞间信息的传递,通过EVs调控免疫细胞是在根治疗IBD的重要途径。

666

4.肠道中存在的数量庞大的微生物,其细菌衍生的EV 在免疫调节和肠道屏障完整性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调控微生物与肠道之间通信的重要媒介。

777

细胞外囊泡作为一种新型炙手可热的治疗技术,其所赋予的可修饰性、智能响应性以及多种药物共输送等独特性质,在IBD精准治疗、协同增效和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该文章将为基于细胞外囊泡的新一代IBD纳米制剂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Extracellular Vesicles: The Next Generation Theranostic Nanomedicine for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nt J Nanomedicine. 2022;17:3893-3911 https://doi.org/10.2147/IJN.S370784官网链接:

https://www.dovepress.com/extracellular-vesicles-the-next-generation-theranostic-nanomedicine-fo-peer-reviewed-fulltext-article-IJN

外泌体资讯网 Int J Nanomedicine | 深圳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研究团队:细胞外囊泡——针对炎症性肠道疾病的下一代疗法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