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研究

研究

共有 3959 篇文章
Science子刊:子宫内膜可通过细胞外囊泡Let-7诱导胚胎滞育

Science子刊:子宫内膜可通过细胞外囊泡Let-7诱导胚胎滞育

近日,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杨树标教授等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文章,首次报道了胚胎滞育/休眠的天然诱导因素,即子宫内膜细胞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的mi... 继续阅读 »

Nature子刊:一种新型肝细胞癌EV纯化分析系统用于早期HCC检测

Nature子刊:一种新型肝细胞癌EV纯化分析系统用于早期HCC检测

近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Yazhen Zhu、Hsian-Rong Tseng、Vatche G. Agopian团队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裴仁军研究员合作在Nat... 继续阅读 »

【综述】中国医科大学:外泌体在胰腺癌起始和转移中的作用

【综述】中国医科大学:外泌体在胰腺癌起始和转移中的作用

  胰腺癌是一种隐匿性和高度转移性恶性肿瘤,其发病机理和进展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外泌体介导信号转导和物质运输,可能在胰腺癌的发生和转移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 继续阅读 »

中山大学:人尿液来源的干细胞可通过外泌体miR-146a-5p预防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中山大学:人尿液来源的干细胞可通过外泌体miR-146a-5p预防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是急性肾损伤(AKI)的主要原因,目前缺乏具体的治疗方法。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器官移植科王长希、刘龙山课题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人尿液... 继续阅读 »

Nature子刊:ITGB3介导小EVs的摄取,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细胞间通讯

Nature子刊:ITGB3介导小EVs的摄取,促进乳腺癌细胞的细胞间通讯

近日,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一篇文章,报道了ITGB3在囊泡摄取中的重要作用。ITGB3的功能需求源于其与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 继续阅读 »

徐州医科大学:GDNF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改善了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丢失现象

徐州医科大学:GDNF修饰的间充质干细胞衍生的外泌体改善了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丢失现象

间充质干细胞(MSCs)已成为肾脏疾病的潜在治疗物,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已被证明可促进MSCs改善肾损伤的治疗作用。近日,来自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 继续阅读 »

Advanced Science:间充质干细胞EVs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Advanced Science:间充质干细胞EVs保护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近日,来自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杨扬、陈规划、姚嘉、张英才等合作在Advanced Science杂志(影响因子15.84)上发表文章,报道了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继续阅读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缺氧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miR-301a-3p/PHD3/HIF-1α正反馈回路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缺氧胃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miR-301a-3p/PHD3/HIF-1α正反馈回路促进肿瘤进展和转移

缺氧肿瘤微环境是实体肿瘤的普遍特征,并与不良预后相关,肿瘤来源的外泌体介导微环境中的细胞通讯和相互作用。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仁济医院胃肠外科赵刚、赵恩昊... 继续阅读 »

​Nature子刊:细菌的外膜囊泡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激活宿主细胞凋亡和炎症

​Nature子刊:细菌的外膜囊泡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激活宿主细胞凋亡和炎症

近日,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影响因子15.54)上一篇文章报道了革兰氏阴性细菌的外膜囊泡(OMVs)引起的线粒体功能异常激活内在凋亡和炎症... 继续阅读 »

南开大学:一种纳米酶辅助技术用于分析外泌体蛋白质,可快速诊断癌症

南开大学:一种纳米酶辅助技术用于分析外泌体蛋白质,可快速诊断癌症

外泌体上表达的蛋白质是有希望的液体活检生物标志物用于癌症诊断。然而,外泌体蛋白谱分析在技术上仍然具有挑战性。近日,来自南开大学刘定斌、高红梅和中南大学荣鹏飞课题... 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