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 华之睾吸虫促进胆管损伤的新机制
华支睾吸虫主要寄生在宿主肝胆管内,可导致严重的胆管损伤,在晚期病例中可导致胆管炎、胆管周围纤维化和肝硬化,甚至胆管癌。此外,在整个东亚地区,胆管癌(CCA)的... 继续阅读 »
Molecular Therapy: 小胶质细胞来源的外泌体通过miR-146a-5p调控抑郁症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抑郁症是全世界普遍面临的严峻医学问题和社会问题,其典型症状主要包括快感缺失、行为绝望、心境低落和悲观厌世等,严重影响和降低人们的生存质量。抑郁症的发病机制复杂,... 继续阅读 »
【综述】JEV:肠道微生物群细胞外囊泡的功能
肠道是调控人类健康的基础。肠上皮细胞和免疫细胞持续暴露于数百万微生物,对肠上皮屏障和免疫功能产生重大影响。这种被称为肠道微生物群的微生物群落现在被认为是人类的... 继续阅读 »
JEV:肠道菌群如何通过囊泡在人体内影响其他器官的功能?
肠道中的细菌将其广泛的生物分子包装在小囊泡中,这些囊泡通过血流输送到身体的各个器官,甚至被大脑中的神经细胞吸收和处理。现在,来自德国歌德大学、埃尔兰根-纽伦堡... 继续阅读 »
Molecular Therapy: 工程化细胞外小囊泡sEVsRVG 通过递送抗病毒siRNA靶向胎鼠头部抑制ZIKV感染并减轻病毒造成的鼠小头症
寨卡病毒(ZIKV)是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NA病毒。2015-2017年,ZIKV在南美、东南亚等地区爆发,造成数百万人感染,尤其是ZIKV感染导致的新... 继续阅读 »
【综述】Hepatology:细胞外囊泡介导肝纤维化过程中窦周间隙的细胞间通讯
肝病每年导致全球约120万人死亡,占全球所有死亡人数的3.5%。急性肝损伤通常是可逆的,而慢性肝损伤通常会导致肝脏炎症、脂肪肝疾病、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 继续阅读 »
Biosens Bioelectron:基于磁性粒子的液体活检芯片 用于细胞外囊泡的分离和基因扩增表征
细胞外囊泡 (EVs) 是细胞衍生的囊泡,在细胞间通讯和疾病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这些囊泡含有来自其原始细胞的物质,提供了良好的生物标志物来源。现有的 EV 分... 继续阅读 »
【2021-45期】This Week in Extracellular Vesicles
本周hzangs在最新文献中选取了12篇分享给大家,第1篇文章主要证明了植物能够通过囊泡递送miRNA进行细胞见交流;第2篇文章介绍了外泌体在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 继续阅读 »
Mechanisms of Ageing and Development:外泌体miRNAs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外泌体是由多种细胞分泌的细胞外囊泡,通过传递微小核糖核酸(microR... 继续阅读 »
SciAdv: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外泌体分泌的新机制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以肝细胞内脂质过度沉积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已经逐渐... 继续阅读 »